基本案情 2005年至2006年期间,黄某德向朱某春收购疑似鹰12只。2015年至2018年期间,被告人黄某德在云浮市云安区某镇某庙背后的山场上,通过架设渔网的方式,捕得疑似鹰5只、疑似毛鸡3只,并将上述野生动物杀害后用于浸酒。
2020年春节后,被告人黄某德在云安区某镇某村委附近山场、河边、田地徒手捉得9条蛇,并装在笼袋中放置于其家中。公安民警抓获黄某德时,在其住所搜出14瓶野生动物浸酒(瓶内装有疑似鹰死体17只、疑似毛鸡死体3只、蛇死体80条、蛇头31个)及9条蛇(活体)。
(图文无关)
经鉴定,疑似毛鸡死体3只,其中两只为褐翅鸦鹃、1只为小鸦鹃;疑似鹰死体17只,其中8只为草鸮、2只为领角鸮、1只为斑头鸺鸮、4只为凤头鹰、1只为松雀鹰、1只为鹰科物种;上述物种均被列为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总价值为322500元。
经云浮市林业局鉴定,涉案120条蛇均属于国家保护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总价值为90600元。案涉9条活蛇(总价值4800元)已于2020年5月22日放生。
法院判决
云安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德违反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非法猎捕、杀害两种以上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告人黄某德除负刑事责任外,对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破坏生态环境侵权责任。
综上,为依法打击犯罪,保护生态环境,遂以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被告人黄某德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0000元;判令其赔偿生态环境损失408300元,以上款项上缴至云浮市云安区资金监督管理专户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
法官说法
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共识,但仍有少部分人认为野生动物具有特殊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进行捕猎、杀害,这些行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及其多样性。在该案中,法院坚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修复生态环境并重的理念,对被告人黄某德依法发挥刑罚功效,判令其承担修复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加重违法犯罪成本。
希望广大群众能引以为戒,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意识,树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环境保护观。怀敬畏之心,扬法律利剑,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来源: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图片及部分文字,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版权依旧归原作者所有,肇庆印象论坛只做整理展示用途。如有名誉或者涉及版权等异议请予以告知我们客服,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修改相关内容。)
|